番外九-《生于1984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《驴得水》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度。

    远超过了许辉之前的电影。

    很正常,毕竟他现在已经是奥斯卡级别的导演,某种意义上说,他已经是滚滚级别的存在了。

    如果换了其它导演,可能还要纠结会不会不上档次?

    毕竟身份、咖位变了,如果再出手,肯定不能含糊。

    所以,做大导演真的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,一方面你能享受到大众的注意力,可是,另一方面,大众对你的要求会提高。

    基本上,拿了一次奥斯卡,他们会希望你再拿一次。

    张一谋的《英雄》为什么会被骂的那么狠?

    除了因为电影本身,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张一谋!

    你想想连奥运会开幕式都能被人骂,还有什么能说的?

    这其中不乏有组织的刷恶评!

    还有,千万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!

    陈恺哥《霸王别姬》后,信心满满执导了《风月》,然后折戟戛纳,不仅如此,电影还被禁了…

    许辉可不敢做陈恺哥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《驴得水》的故事缘来是一则未经考察的笑话:甘肃某个缺水的民办学校希望能养一头驴挑水,可学校经费紧张没有养驴的钱,于是校长便虚报了一位名叫“吕得水”的教师,用“吕得水老师”的工资来养驴;当上级领导来检查,要见这位“吕老师”的时候,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么赤果果的拍出来,肯定没法过审!

    所以,剧本创作的时候把背景改成了民国,主题也由批判教育制度,引申到了对知识分子的批判。

    一个好的创作者发现一个好的故事题材,就会尽量把故事中能够合理发展出的矛盾冲突推倒极致,因为矛盾冲突越极致,其表达的思想也就越极致,能反映出的人性也就越深刻;反过来,表达的思想也受故事的约束——绝对不会脱离故事、脱离矛盾冲突、脱离人物逻辑,而借人物的口去硬生生地传达编剧导演的思想。

    《驴得水》四位主角,孙校长、周铁男、裴魁山还有张一曼

    铜匠还有特派员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主角。

    简单分析一下。

    孙校长,他的梦想是开展乡村教育,他在贫瘠的高原始终干劲十足。他可以不在乎儿女傍身,投身教育,当强权来临时,他也可以不顾一切,牺牲同事甚至女儿的幸福去成全自己的梦想。所谓“成大事者不拘小节”可以他理解错了这句话,直接成了“成大事者,一味妥协”。牺牲一切,是勇气,把底线也牺牲了,是没骨气。

    这样的演员,许辉当然觉得吴钢挺合适的!

    裴魁山,他在刚开始,不计较一曼的过去,发自内心地欣赏她的可爱,觉得她的调情是情调。到后来,他指责一曼的过去,发自内心地辱骂她的放荡,觉得她的调情是轻贱。

    他是一个以自己利益为导向的人,往往拥有双重标准。你让他得到,他觉得你好,你让他失去,他就恨你。

    想了想,许辉觉得富大龙挺适合这个角色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